对冼星海生活环境的论文

对冼星海生活环境的论文

问:冼星海的观后感500字
  1. 答:电视剧观后感
    最近,中央四台正在热播《冼星海》这部电视剧。我看了之后有很大的启发。
    作为老师,我们应有一颗纯洁之心,关心学生,热爱工作。教案是老师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我们老师应积极,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每一课时的教案,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我们应认真对待每一次教案,把它当作作品去完成,认真的去装饰,让每一部作品都迸射出灿烂的火花。也许,在途中有许多的艰难险阻,但我们也要勇往直前,勇于探索。
    电视剧《冼星海》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三年级同学观看了电影,我被电影里刻苦学习、乐观生活的冼星海深深地打动了。
    冼星海从小没有爸爸,他和妈妈、爷爷一起靠打鱼生活,他们住在渔船上,家里很贫困。星海自小就非常喜欢音乐,记得电影中有一个画面就是他用海螺、贝壳,破罐、瓷片自制的乐器,很陶醉的用筷子敲打着发出很美妙的声音,连我都听得入了迷。
    他很想上学,可是家里没有钱,妈妈没办法只好拿出最心爱的镯子换了钱让他上学,他终于走进了梦想的学堂。上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欺侮他,把他的鞋踢来踢去,结果踢到了教书先生的头上,先生很生气问是谁干的,同学们全都指着星海,就这样星海被先生开除了。
    后来星海的爷爷在一次出海打鱼的时候不幸去世了,他和妈妈只好去新加坡找姨妈,他和妈妈在一个有钱人家干活挣钱,他也上了一个洋学堂。在那里他遇到了教音乐的肖老师,从此就开始勤学苦练音乐了。逗仔
    电影的最后冼星海在轮船上自己作曲为妈妈弹奏了一首曲子,在场的人都被他的琴声感动了,大家都站起来为他鼓掌,冼星海成功了!
    冼星海在那么艰苦链拿的环境中长大,但他积极乐观,凭着自己的刻苦学习,取得了山唤汪巨大的成功,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更应该好好学习,做一个有出息的人,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一份力!
    愿采纳
  2. 答: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举国上下形形 的庆典活动互相辉映,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其中电视剧《冼星海》是一举两得之精品。这部作品既是为纪念抗战胜利,更是为缅怀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音乐人生。既生动地记录了冼星海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也向人们展示了至今余响不绝的抗战音乐的辉煌图景。对炎黄子孙而言,冼星海是个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名字,但就我们所知也只有他是《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对冼星海的传奇经历和艰苦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丰硕的艺术业绩就不甚了了。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禅山剧(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电视剧《冼星海》观后,笔者思绪万千。不仅惊叹他对音乐的忠贞不渝,更为他超人的艺术敏感和睿智的音乐理念所折服。在现代中国贺或中音团运乐研究中,冼星海的音乐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别具一格的乐章,而这个精彩的乐章是中西合璧的结晶!没有中国的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就没有冼星海,没有西洋音乐的熏陶同样也不会有冼星海。
问:冼星海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1. 答:洗星海1905-1945)原 籍广东番禺,生干澳门一个贫 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人岭南 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人 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 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 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 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 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 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仔改 保罗·杜卡。1931年考八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 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 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 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 《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 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 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 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 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 《顶硬上》、《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 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 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 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 品。1940年丢苏联学习、颂孝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 科。此间,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念樱判管弦 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 《郭治尔—比戴》等,现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 此外还写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 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乐论文,已发表的有 三十五篇。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 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2. 答:冼星海
    冼星海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出生于1905年6月11日,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前苏联莫斯科.原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贫苦船工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曾在新加坡生活谈知余和学习,后在岭南大学预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专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到达延安,任"鲁艺"音乐系教授和音乐系主任含滚,同年6月加入中国 .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中创猛液作了近300首音乐作品和大量论文.塑造了无数生动的艺术形象,并以他对革命音乐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称号.作品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他在延安鲁艺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朽名作.
    冼星海以自己毕生的艺术实践,不懈地坚持了以聂耳为代表的中国新兴音乐的革命方向,全面反映在反帝爱国斗争中.他不断探索音乐创作与群众的密切结合,努力创造既有鲜明民族特点又富于强烈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各类音乐作品,为发展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3. 答:洗星海1905-1945)原 籍广东番禺,生干澳门一个贫 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人岭南 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人 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 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 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 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 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 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仔改 保罗·杜卡。1931年考八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 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 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 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 《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 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 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 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 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 《顶硬上》、《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 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 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 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 品。1940年丢苏联学习、颂孝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 科。此间,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念樱判管弦 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 《郭治尔—比戴》等,现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 此外还写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 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乐论文,已发表的有 三十五篇。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 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问:对冼星海的评价
  1. 答:冼星海发表过20余篇音乐论文和编写过一些音乐教材。他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就如何发展中国新音乐、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新音乐的大众化和民族形式以及中国民歌的特点和民歌研究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他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指导中国新音乐的建设。他认为不论是音乐的民族形式问题,还是大众化问题,都应以发展中国的工农音乐为基本出发点。他通过实际调查采录和研究,初步归纳源基携了中国民歌具有现实性、形象化、地方性等特点,并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吸取民间音乐的因素,能够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大众的语言,创造出更丰富的最具有民族性、同时也是最具有国际性的音乐作品。他以 的《新民主主义论》为锋念指导思想,雹伏对“五四”前后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和分期,以及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的历史作用等,作了简要述评,并论述了新音乐的本质特征和形式特点,指出中国新音乐必须朝着“他的内容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他的形式应该是民族的”方向发展。他的这些理论著述,对中国革命音乐理论的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
对冼星海生活环境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